湖南日报记者 唐婷
改革,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。
回望“十三五”,湖南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关键一招,向市场要活力、向创新要动力、向开放要潜力,打出系列改革“组合拳”,破难题、探新路,一大批改革项目落地有声、惠及民生。
1000余项重点改革压荏推进,党政机构改革、国企国资改革、政治建设考察、自贸试验区创建、一件事一次办、全面加强基层治理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、市州重点工作绩效评估、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、容错纠错机制等一批重大改革获得中央肯定、形成湖南特色、取得创新突破,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,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。
改革“总引擎”,点燃了湖南发展的强劲动能。全省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,地区生产总值将超4万亿元,经济结构更加优化,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
啃下“硬骨头”,持续激发市场活力
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“牛鼻子”。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,湖南聚焦重点领域,狠抓落地见效,啃下一个个改革“硬骨头”,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多点突破的生动局面。
刀刃向内,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,打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,“三去一降一补”成效显著。去产能,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251家;去库存,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处于合理区间;去杠杆,规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.1个百分点;降成本,近4年累计减税降费近3000亿元;补短板,交通、能源、水利、信息“四张网”日趋完善,经济循环更加畅通。
破立之间,动能转换。全省涌现出装备制造、农产品加工、材料3个万亿产业和先进轨道交通、工程机械等11个工业千亿产业,从“制造大省”迈向“制造强省”。
开药店、开餐馆,过去要跑五六趟办五六个许可登记,今后只要跑一趟拿一张证或照。10月底,这一利好药品经营、医疗器械经营、食品经营(销售)、小餐饮四大行业的商事改革“行业综合许可登记”,在长沙全面实施。
下大力气、用硬举措,湖南不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动发展环境大优化、大提升,持续释放市场活力。
减事项、并流程、缩时限、优服务,湖南先后公布227件“一件事一次办”事项,办理环节平均压缩70%、申报材料平均减少60%、办理时间平均缩减80%,政务服务事项“一件事一次办”即将实现全覆盖。
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一批千亿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链逐步形成;国企国资改革稳步推进,华菱集团这家曾连年亏损的湖南最大国企逆势上扬,实现华丽蝶变;科研院所改革不断推进,深度激发创新主体活力,形成了湖南的“研究所”现象……改革向纵深挺进,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。
创新引领动能加速聚集,开放崛起格局加快形成